栏目分类
李渊62岁又得一子,风流有才,没有他,王勃写不出《滕王阁序》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6:58 点击次数:56
在中国古代,皇帝通常都是终身任职的。一旦登上帝位,除非遭遇农民起义推翻或者宫廷政变,否则都会一直统治到生命终结。不过历史总有例外,极少数皇帝会在年老体衰或特殊情况下主动退位,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子嗣。比如乾隆皇帝在晚年禅位于嘉庆帝;南宋高宗赵构虽年仅55岁,但因健康原因也选择了退位,将皇位传给了养子赵昚。
这些都属于主动让位的例子,但历史上著名的唐高祖李渊却是被迫退位的典型。那么这位开国皇帝退位后的生活究竟如何呢?
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李渊退位生活的夸张说法,最离奇的是说他退位后又生育了30多个子女。这种说法显然经不起推敲——当时李渊已年过六旬,生育能力恐怕早已大不如前。况且,退位前他已有近40个子女(19子20女),这些孩子整日争宠吵闹,已经让他头疼不已。特别是原配所生的三个儿子(李建成、李世民、李元吉)为争夺皇位自相残杀,更让他心力交瘁。因此,再生30个孩子的传闻实在不可信。
展开剩余76%不过据可靠史料记载,李渊退位后确实又添了三子,其中最小的李元婴后来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这位皇子不仅创立了著名的滕派蝶画,更因修建滕王阁而间接促成了王勃的传世名篇《滕王阁序》的诞生。
说到李渊退位,就不得不提那场改变唐朝历史的玄武门之变。公元626年六月初四,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伏,诛杀了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,并几乎杀尽他们的子嗣。这场政变虽然成就了后来的贞观之治,但也成为李世民一生难以洗刷的污点。
当时李渊正在宫中泛舟游玩,尉迟敬德全副武装前来护驾。老皇帝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,面对既成事实,他不得不在三日后宣布立李世民为太子,并下诏:自今军国事务,无论大小悉委太子处决。但李世民显然不满足于此,两个月后,李渊被迫正式退位,成为太上皇。
退位后的李渊起初仍居住在象征皇权的太极宫,这让李世民颇为不满。为逼父亲搬离,李世民先是罢免了李渊的心腹大臣裴寂,又为与裴寂有仇的刘文静平反。这一系列政治操作终于让李渊明白儿子的用意,于629年四月主动迁出太极宫,搬到了较为偏僻的大安宫。
作为开国皇帝,李渊在位的8年间功绩斐然。历史学家认为,他适时退位其实是明智之举。毕竟年过六旬的统治者难免力不从心,与其勉强执政,不如让位于年富力强的继承人。正是这个决定,为后来的贞观之治创造了条件。
移居大安宫后,李渊又度过了6年平静的晚年生活。其间他与宠妃柳宝林生下了幼子李元婴。这个孩子不仅天资聪颖,更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瞩目。李元婴11岁就被封为滕王,他创立的滕派蝶画以精细入微的工笔技法闻名,尤其擅长描绘蝴蝶的各种姿态,在唐代画坛独树一帜。
然而这位艺术天才在政治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。他在封地滕州时大兴土木,修建行宫楼阁,横征暴敛。被调任金州后仍不知收敛,经常带着随从在田间纵马游乐,甚至用弹弓射击农民取乐。唐太宗驾崩时,他竟毫无哀戚之色,依旧花天酒地。
唐高宗李治即位后,对这个顽劣的皇叔屡加贬谪。从苏州到洪州,李元婴每到一处就修建一座滕王阁。其中洪州(今南昌)的滕王阁最为著名,成为后来王勃创作《滕王阁序》的灵感来源。即便被贬到偏远的阆中,他仍修建了豪华的阆苑,过着奢靡的生活。
有趣的是,在武则天大肆诛杀李唐宗室时,这位荒淫无度的滕王却得以善终。历史学家认为,正是因为他毫无政治野心,才被武则天视为无害之人而放过。公元684年,李元婴在阆中寿终正寝,他修建的三座滕王阁和创立的画派,却永远留在了中国文化史上。
(改写自《说历史的女人·濯雪》文章,参考资料:《新唐书》《唐会要》等)
发布于:天津市